展览推荐 | 化境——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展览现场)
展览时间:2022年3月12日-2022年5月4日
展览地点: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2F展厅A
参展艺术家:何多苓、何唯娜、罗发辉、马力、师进滇、王瑋、杨述、叶洲、袁晓天(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展览总监:朱倩
学术主持:何桂彦
策展人:唐红萍、左茜茜
空间呈现:曹银换
主办单位:光明文化艺术中心、英盟当代艺术馆
承办单位:深圳华侨城文体产业管理有限公司
指导单位: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从古至今, 蜀地似乎一直与“花”存在着某种微妙联系,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选总集《花间集》,就是由五代时期后蜀人赵崇祚所辑录。此次《化境——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参展的九位艺术家,也大多来自于四川,他们风格迥异,个性鲜明,运用油画、水墨、影像、雕塑、装置等多重艺术形式,针对“花”这一带有审美倾向的物象,以各自的艺术语言展开了多元化、多维度的当代思考。
纵观艺术史,“花”可以代表纯洁、热烈、繁衍、欲望、情感、自然、衰败、死亡…有黄荃画中富丽高贵的名花异草,有恽寿平笔下淡泊雅逸的没骨花卉,有乔治亚· 欧姬芙特写里半抽象半写实的花朵,以及荒木经惟镜头下浓郁鲜艳的妩媚花瓣等等,但不论怎样,也许在如今标新立异的当代艺术范畴,把“花”作为创作的主题和对象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儿。起初,此次展览名定为《花园叙事》,我们的初心很简单,希望藉此展览深入探讨“花”这一物象在美学与艺术中的经典性,并以此展览作为一次对于当下“后疫情时代”境况的诗意回应。之后,学术主持何桂彦老师为展览撰写《化境——叙事与修辞的变奏》一文,深化了展览的主题立意与学术高度,最终经过商榷我们将展览名改为《化境》。
实际上,《化境》也是《花园叙事》的延续与深化,因为“化”是一个贯穿在中国哲学与美学的独特范畴,而“化境”是审美价值的极致境界。莱辛在《汉堡剧评》里曾经说过,“艺术的使命,就是使我们在这种鉴别美的领域里得到提高”,本次展览邀请的艺术家们用自己的审美感知从自然和时间中提炼表达,传递他们的情感和思想,带领观众领略极致的当代艺术美学。
何多苓是一个用画笔来写诗的抒情诗人,他的《杂花写生》伴随着一种忧郁的浪漫气质,一种一目了然的中国文人诗意;何唯娜的《环》系列水墨作品充斥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情怀,她以女性视角和独特的水墨语言,绘制了女性面对当下复杂社会环境的心理与感受;罗发辉的花和风景带有男性艺术家的认知跟解读,他在画面中构建的隐喻,溃烂的欲望以及暴力美学,形成了他极具风格的个人语言;马力绘画作品中所爆发出的能量很好地解释了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所描述的: “在色彩中有和声、旋律和对位”;师进滇的装置作品,通过多层次的编织、缠绕、抽空、焚烧与重塑,既保持了原本视觉经验上物体的实际形态,又呈现出一种新的柔软、轻盈而流动的视觉体验。
王瑋的作品在笔墨结构上含蓄而内敛,在物象结构上呈现一种春风拂面、典雅朦胧的东方意境;而杨述则在自由、倒错与随意的抽象化表达中,将艺术表现与现实批判合二为一,呈现出丰富的画面节奏和个人情绪;叶洲的作品选取了“时间”作为他抽象艺术的切入途径跟叙事线索,用极其简单的方式和纯净的色彩,表达无限的思想,追问生命的意义;火焰灼烧是袁晓天进行艺术实践与创作探索的方式,物理触感坚硬的工业金属丝网在她手中旋转、流动、生长,幻化为至柔至韧的女性力量。
何多苓老师曾说:“花是奇迹,我不能无动于衷。”不论是花园叙事,还是化境,都是中国美学体系里追求自然万物生生不已的一种意境呈现,而这场展览必是当下文化语境下一次开启自然、时间、音乐、欲望与生命的感性对话。
左茜茜
2022年3月于深圳光明
参展作品
何多苓《杂花写生》布面油画2021年
罗发辉《漂浮的花朵》布面油画 2017年
杨述 《2018 17号》布面丙烯 2018
师进滇《钢琴》不锈钢丝、木炭 2021年
何唯娜《环之二》纸本水墨 2021年
叶洲《TIME20180729》亚麻布丙烯 2018年
马力《宇宙23》布面亚克力 2020年
王瑋《飞鸟》纸本设色 2017年
袁晓天《Flow》不锈钢丝网 2021年
国际品牌资讯-,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E-mail:1308654573@qq.com,我们将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