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书法家王非篆书作品《八女投江》捐赠牡丹江博物馆和英烈纪念馆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这一重大历史节点,中国民主建国会员、黑龙江省书画院研究员、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王非先生,以满腔爱国热忱精心创作的篆书书法作品《七律 八女投江》,于日前正式捐赠予牡丹江市博物馆和烈士纪念馆。这一饱含深情的艺术珍品,将永久陈列于馆内,向后人传递不朽的民族精神与英雄赞歌。
王非先生此次捐赠的篆书作品,以苍劲古拙之笔力,再现了抗联“八女投江”这一光照千秋的英雄史诗。作品以篆书正文、行书释文、动静结合的对比形式书写了纪念八位抗联女战士的壮烈诗篇,墨色浓淡相宜,笔法如松柏傲立,在雄浑的篆书线条间,英雄们视死如归、气贯长虹的形象跃然纸上。王非在谈及创作初衷时,深情表示:“八位女战士在乌斯浑河畔宁死不屈、手挽手步入冰冷波涛的身影,是中华民族不屈脊梁的永恒象征。以篆书这一承载千年中华文脉的古老艺术形式铭刻她们,就是要让后世永远记住,和平与尊严是无数英烈以生命熔铸而成。”这份作品不仅是精湛艺术的结晶,更是对抗战英魂最深沉的祭奠与最崇高的致敬。
本次意义深远的捐赠活动,由中国民主建国会黑龙江省委精心协调指导,牡丹江民建组织积极沟通促成,充分体现了民建组织强大的凝聚力与行动力,生动诠释了“民建一家亲”的深厚情谊与协作精神。牡丹江民建秘书长吕杨同志在仪式上强调,此次活动再次彰显了包括民建在内的各民主党派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坚定立场,以及深植于血脉之中的爱国情怀。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无数仁人志士不分党派,共赴国难;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民建会员以文化捐赠的特殊方式,缅怀先烈,正是对历史责任的自觉担当,也是对“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的生动实践。
牡丹江市博物馆和烈士纪念馆负责人对捐赠表示感谢,认为这件作品不仅丰富了馆内的红色文化藏品,更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载体。未来,纪念馆将通过专题展览、研学活动等形式,让这件作品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纽带,让更多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八女投江”的故事,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八位女战士以青春热血在乌斯浑河畔铸就的丰碑,早已超越时空,成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自强不息的精神图腾。王非先生这件篆书力作的入藏,不仅丰富了牡丹江革命历史场馆的馆藏内涵,更如一座无声的警钟,时刻提醒人们:伟大抗战精神是民族复兴道路上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在纪念胜利八十周年的庄重时刻,让我们从“八女投江”的壮烈史诗中汲取不竭的奋进伟力,将爱国之志、报国之情融入时代洪流,共同谱写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壮丽新篇。
国际品牌资讯-,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E-mail:1308654573@qq.com,我们将立即处理。